甬臺溫高速公路(G15沈陽至海口國家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臨海青嶺至溫嶺大溪嶺段已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以
交公路函〔2022〕559號文批準建設,施工圖已由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以浙交許〔2023〕5000376號文批復;黃巖區產城融合示范區片區開發項目(甬臺溫高速公路黃巖段橋下地面道路工程)已由臺州市黃巖區發展和改革局以黃發改投資〔2023〕6號文批準建設,施工圖已由臺州市黃巖區交通運輸局以黃交〔2023〕8號文批復。
上述項目業主分別為臺州交投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和臺州市黃巖交通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經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浙發改公管函〔2023〕112號文批準,上述兩個項目進行合并招標,經臺州市黃巖交通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授權同意,委托臺州交投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為黃巖區產城融合示范區片區開發項目(甬臺溫高速公路黃巖段橋下地面道路工程)的招標人。
甬臺溫高速公路(G15沈陽至海口國家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臨海青嶺至溫嶺大溪嶺段、黃巖區產城融合示范區片區開發項目(甬臺溫高速公路黃巖段橋下地面道路工程)水土保持監測服務(下稱“本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擬決定對本項目采用公開比選方式選擇服務單位,歡迎符合條件的潛在響應人前來參加比選。
1.1項目概況1.1.1甬臺溫高速公路(G15沈陽至海口國家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臨海青嶺至溫嶺大溪嶺段(以下簡稱“改擴建項目”)既有項目概況:既有高速公路是G15沈陽至海口國家高速公路一部分,工程起于臨海市青嶺,經臨海水洋、黃巖西城、院橋、高橋、溫嶺大溪,止于樂清市湖霧街,運營起終點樁號為K1632+708~K1672+683,全長40.2公里。全線主線采用四車道全封閉、全立交高速公路重丘區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為100km/h。既有高速公路于1994年10月開工建設,于1999年12月建成通車(交工驗收),2003年12月竣工驗收。現有樞紐互通1處,為水洋樞紐;一般互通4處,分別為臨海南、臺州、臺州南(院橋互通)、溫嶺西互通;在建樞紐1處為大溪樞紐。
改擴建項目概況:本項目起于臨海南互通處,起點樁號K42+834.987(對應G15沈海高速樁號K1632+708),路線在臨海南互通主線兩側拓寬,對臨海南互通(單喇叭互通)改造,過清潭頭村后下穿金臺鐵路,沿馬宗嶺隧道(分離式隧道811m)兩側拓寬各增設三車道隧道,采用高架橋上跨現狀水洋樞紐(甬臺溫高速與臺金高速公路十字交叉),路線以高架橋形式在路基兩側布設,高架橋在沿江鎮石牛村落地合并為整幅路基,進入黃土嶺隧道(分離式隧道1339m)雙側原位拓為雙向八車道隧道,出洞后進入臺州互通(單喇叭互通),對該互通主線兩側拓寬,設黃巖1號高架橋跨越永寧江,連續高架橋全長14.5km起于永寧江北岸至秀玲水庫下游,包含黃巖1號高架橋、黃巖2號高架橋、
南城互通主線橋、黃巖3號高架橋、黃巖4號高架橋和院橋互通主線橋,在黃巖石牛渡村布置南城互通(單喇叭互通)聯絡九澄大道,向南過廢棄的原院橋互通至秀嶺水庫設置院橋互通兼服務區(單喇叭互通兼服務區),向南對塘嶺隧道(分離式隧道880m)原位拓為雙向八車道隧道,出洞后進入大溪樞紐(十字樞紐)與溫嶺聯絡線相接(溫嶺聯絡線已開工建設),向南兩側拓寬對溫嶺西互通(單喇叭互通)進行改造,向南對德明西路上跨天橋改為下穿通道,進入大溪嶺隧道(分離式隧道4087m(臺州段2478m)),大溪嶺隧道兩側分離增建隧道,終點位于臺州溫州兩地交界處,位于大溪嶺隧道洞中,終點樁號為K82+986.888(以左線計)(對應G15沈海高速樁號K1672+683),路線全長40.152公里。同步建設南城互通連接線1.25km和院橋互通連接線5.538km。概算總投資約159.69億元,建安費約109.06億元。
主線設置特大橋16602.51m/7座、大橋4497.59m/12座、中小橋384.8m/15座,隧道4座,總長5525.226m(折合雙洞),全線橋隧占比67.3%。設樞紐互通2處(水洋樞紐、大溪樞紐),一般互通5處(臨海南互通、臺州互通、南城互通、院橋互通、溫嶺西互通),設服務區1處(與院橋互通合建),管理分中心1處,養護工區1處。同步建設互通連接線全長6.788km,其中南城互通連接線1.25km和院橋互通連接線5.538km。
本項目主線采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局部十車道)標準改擴建,其中水洋樞紐至院橋互通段約20.432km設計速度120km/h,整體式路基寬度41.5m,分離式路基單幅寬度20.75m;其余路段設計速度100km/h,整體式路基寬度41.0m,分離式路基單幅寬度20.5m。馬宗嶺隧道至水洋樞紐段、大溪嶺隧道段8.046km采用兩側增建三車道的雙向十車道路幅布置,增建單幅路基寬度16.75m。
南城互通連接線采用一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60km/h,路基寬度23.5m;院橋互通連接線采用一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80km/h,路基寬度24.5m。
1.1.2黃巖區產城融合示范區片區開發項目(甬臺溫高速公路黃巖段橋下地面道路工程)(以下簡稱“黃巖地面道路項目”)黃巖地面道路項目概況:地面道路項目起點位于北城街道臺州互通南側,與拱新大道相交,起點樁號K55+497,利用甬臺溫高速橋下空間由北向南布設,經黃巖區北城街道、西城街道、高橋街道至本項目終點院橋鎮與院橋鎮與院橋互通連接線交叉,終點樁號K69+391.761,路線全長13.895km。全線設互通1處,平交口19處(含規劃預留),主線設橋梁1578m/14座,院岙線改造段路線長1.1km,十里鋪支線路線長1.4km、橋梁170m/2座。九澄大道至院岙線段(K61+484~K68+274)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不實施,橋梁按全斷面實施。工程總投資約37.77億元,建安費約24.10億元。
地面道路采用一級公路兼顧城市道路,設計速度60km/h。
1.2標段劃分和比選范圍本次比選設一個標段:第SBJC-01標段:
比選范圍:甬臺溫高速公路(G15沈陽至海口國家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臨海青嶺至溫嶺大溪嶺段、黃巖區產城融合示范區片區開發項目(甬臺溫高速公路黃巖段橋下地面道路工程)水土保持監測技術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前的水土流失背景狀況監測,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擾動面積監測,項目區與水土流失相關的水文氣象因子的監測,項目區水土流失因子的監測,水土流失狀況的監測,水土保持措施落實與防治效果的監測;根據工程設計變更、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調整,提出相應的水土保持補充措施建議書與變更備案材料;辦理與水保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工作,根據主管部門要求編制相關報告或方案(水土保持監測實施方案、料場補償報告等(如需)、季報、總結報告等相關成果報告)。
1.3服務期:自合同簽訂之日起至本項目通過水土保持專項驗收之日止。
1.4質量要求:符合國家、行業的水土保持監測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標準的規定,滿足國家、行業的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要求。
1.5技術服務目標:符合當前法律法規、規范及有相關文件的要求,提供滿足批復文件要求的設計文件和技術服務。
2.1本次比選要求響應人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并在業績、人員和履約信譽等方面滿足資格條件要求。
2.2 自2018年1月1日以來,至少承擔過一個一級及以上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監測服務工作。
2.3項目負責人須具有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并擔任過一個一級及以上公路工程水土保持監測服務工作的項目負責人,自2020年1月1日以來,無行賄犯罪行為。
2.4本次比選不接受聯合體,不允許轉分包。
請于
2023年 7 月 5 日至2023年 7 月 10 日將營業執照副本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單位介紹信、經辦人身份證復印件,以上資料加蓋單位公章的掃描件一套發送至
798029929@qq.com獲取比選文件(
經辦人身份證資料上必須附有效聯系電話,否則不予獲取比選文件)。
4.1響應文件遞交的截止時間(響應截止時間,下同)為
2023年 7 月 13 日14:30,響應人應于響應文件遞交截止時間前,將比選響應文件遞交至臺州市天和路288號泰隆金融大廈14樓1401室。
4.2逾期送達的或者未送達指定地點的比選響應文件,比選人不予受理。
本次響應文件遞交方式:
現場遞交或快遞寄送。響應人如現場遞交,需遵守開標現場會議安排。響應人如采用快遞寄送應充分考慮快遞時效性,開標截止時間前未送達的由響應人自行負責。
郵寄信息:朱女士,0576-81898116,臺州市天和路288號泰隆金融大廈14樓1401室。
本次比選公告在臺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http://www.tzjtjt.com)上發布。
比選人:臺州交投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地 址:臺州市天和路288號泰隆金融大廈
郵 編:318000
聯系人:朱女士
電 話:0576-81898116
比選代理:浙江遠大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地 址:杭州市拱墅區朝暉路203號深藍廣場辦公樓1305室
郵 編:310014
聯系人:姬淼
電 話:0571-85381538
臺州交投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2023年7月5日